全国免费服务电话
400-6828-099

我国非金属矿产资源利用形势及管理建议

浏览: 作者: 来源: 时间:2023-01-09 分类:行业咨询

非金属矿产是指除能源矿产与金属矿产之外的各种可供工业利用、具有经济价值的矿物或岩石,种类繁多。据统计,**矿产年开采量的70%以上为非金属矿,其需求量随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的发展与日俱增。

 

1 我国非金属矿产开发利用及行业特点

 

1.1资源特点

 

(1)种类齐全。

 

我国非金属矿产资源种类齐全,按照《全国矿产资源储量通报》有非金属矿产93(按亚矿种计160),可分为冶金辅助原料非金属矿产、化工原料非金属矿产、建材和其它非金属矿产3类。

 

(2)储量丰富。

 

我国是**上非金属矿产资源储量巨大的**之一。其中萤石、重晶石、膨润土等的储量名列**前列,膨润土储量占**65.8%,石墨储量占**42.3%,重晶石储量占**43%。

 

1.2 开发利用特点

 

(1)矿山数量多。

 

随着我国矿产资源整合工作的开展,非金属矿山企业的数量近些年在逐步减少,从2006年的91 410个,减少到2012年的6l 857个,减少了32.33%,而我国非金属矿山企业数量占全国矿山企业比重却从2006年的72.33%上升到了20l5年的73.95%。

 

(2)工业产值增长迅速。

 

非金属矿的开发与利用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尤其是改革开放以后,发展得更为迅速。2000年后非金属矿行业工业产值(包括非金属矿采选业和矿物制品业)平均以20%的速度增长,2015年工业产值达到了65 527亿元,是2000年的l6倍。

 

1.3 行业发展特点

 

(1)已形成完备的工业体系。

 

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我国非金属矿行业根据苏联模式建立,由原建工部、建材部和**建材局领导管理;在70年代,历经创建和快速发展阶段后,进人停滞低速阶段;改革开放初期,再一次开始高速发展阶段,当前已基本建立起勘探、开采、加工、销售、研发的工业体系,成为**的支柱产业之一。

 

(2)产业结构逐步优化。

 

进入21世纪后,随着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节能、环保、减排""太阳能、动力电池"新能源材料等的市场需求和传统应用行业的产业升级,为非金属矿产业结构调整和新产品开发利用带来机遇,非金属矿深加工比例不断提高。据海关总署及相关协会统计,近年来我国非金属矿深加工产品出口比重提升20%以上。"十二五"时期,非金属矿工业大力发展非金属矿物材料产业,调整产业与产品结构,提高资源利用率,进行由原料工业向材料工业发展方式的转变。非金属矿物材料已经成为无机非金属新材料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新能源、环保"等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材料。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太阳能大尺寸坩埚石英材料、高纯石英、高纯石英硅微粉材料、高纯球形石墨微粉、硅藻土吸附材料等一大批非金属矿物材料深加工产品相继问世,基本匕满足了国内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对非金属矿及其矿物材料的需求,拓展了非金属矿产品的应用领域和市场。

 

2 非金属矿勘查开发存在问题分析

 

(1)资源勘探力度不足。

 

我国非金属矿资源分布较为广泛,中东部地区工业发达,对非金属矿资源需求量很大,但资源储量较小、产业集中度较高、部分矿种短缺;西部地区部分资源储量丰富,但勘查评价和开发利用程度较低;**大型非金属矿资源勘探程度高,但随着近年来的过度开发,**资源量明显不足。

 

(2)产业集中度差。

 

我国非金属矿行业中矿山及加工企业多,且以私营企业为主,规模偏小。2015年我国非金属矿山企业中,小型矿山55 339个,占89%,其中私营企业和其他企业44 840个,占72.5%。非金属矿企业以数量多、小、私营为主,尚未形成适应现代市场经济和社会发展要求的规模化和集约化生产。

 

(3)矿山环境问题严重。

 

我国非金属矿资源的开发强度日益增大,因开发所带来的破坏占用土地和植被、尾矿的积存量和排放量等环境问题日益增长。非金属矿产资源采选技术简单,露天开采过程中,产生大量废石,占用破坏了大量土地和植被资源;选矿过程中产生大量尾矿(如我国晶质石墨选矿过程中,1吨石墨精粉平均产生9吨以上的尾矿),每年产生的非金属矿尾矿量已经达到l亿多吨,且随着非金属矿资源的开发程度不断加深,尾矿量逐年增大。历年非金属矿产资源的开发导致的历史遗留矿山地质环境问题,阻碍了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也与**生态文明建设战略不相符。

 

(4)深加工技术落后。

 

我国非金属矿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占有相当大的份额,但竞争力多源自资源、成本和区位等方面,这种自然优势随着技术革新正在逐渐失去。近年来,我国非金属矿深加工技术虽然发展较快,但与发达**相比,非金属矿深加工技术仍然较为落后。目前,我国矿物新材料加工仍局限于超细、高纯和较低层次的改性、改型,粉体矿物材料的加工还没有上升到多品种、多功能的规模化系列产品生产的阶段。

 

3 非金属矿行业发展面临形势

 

发达**经验表明,一个**工业发展的水平,往往以非金属矿在国民经济中的开发利用程度为标志。非金属矿及非金属矿物材料的消费量和产值必然要大于金属矿和金属材料,其对国民经济的贡献也将越来越大。进入21世纪人类已经进入了高新技术迅猛发展的时代,一大批新兴产业群诞生,生产技术不断提高,生产工艺不断创新,新产品的开发日趋活跃,给传统产业带来巨大的变化,促使非金属矿物材料逐步向超细化、功能化、高性能化和复合化方向发展,其应用市场也将更加广阔。

 

3.1 机遇

 

(1)高技术和新材料是2l世纪初非金属矿深加工技术和产业发展的重要机遇之一。

 

**经济产业结构正在逐步调整,以信息、生物、航空航天、海洋开发以及新材料和新能源为主的高技术和新材料产业将逐渐壮大。这些高技术和新材料产业与非金属矿物原料或矿物材料密切相关,为非金属矿产业发展提供重要机遇。

 

(2)传统产业的技术进步和升级是非金属矿深加工技术和产业发展的主要机遇之一。

 

化工、机械、能源、汽车、轻工、冶金、建材等传统产业通过引入新技术和使用新材料,进行技术革新和产业升级。这些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与非金属矿深加工产品密切相关。如:造纸工业的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调整需要大量高纯、超细的重质碳酸钙、高岭土、滑石等高白度非金属矿物颜料和填料;高分子材料(塑料、橡胶、胶粘剂等)的技术进步以及工程塑料、塑钢门窗等高分子基复合材料的兴起需要数以百万吨计的超细和活性碳酸钙、高岭土、滑石、针状硅灰石、云母、透闪石、二氧化硅以及氢氧化铝、氢氧化镁等功能填料。

 

(3)生态文明建设是非金属行业发展的另一重要机遇。

 

随着人类环保意识的增强和全球环保标准及要求的提高,环保产业成为*重要的新兴产业之一。许多非金属矿(如:硅藻土、膨润土、凹凸棒石、海泡石等)经过加工(提纯、表面处理和复合)具有选择性吸附有害及各种有机和无机污染物的功能,且具有原料易得、单位处理成本低、本身不产生二次污染等优点。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生态文明建设前提下,我国环保产业有了较大发展空间,为我国非金属矿深加工技术和产业发展提供另一个重要机遇。

 

3.2 挑 战

 

(1)非金属矿物材料加工技术是产业发展瓶颈。

 

非金属矿工业现代化主要体现在非金属矿材料深加工上,我国重材料加工技术、装备研究,轻材料功能基础研究,应用技术研究落后,基础研究薄弱,跨行业跨领域合作开发力度不够;非金属矿行业的技术开发与市场、应用领域脱节现象严重,尤其是应用技术不足已成为制约行业发展的瓶颈。我国非金属矿产业由原料工业向材料工业转变,需要突破非金属矿和金属矿物、无机和有机复合材料之间的界限,将非金属矿物材料的加工上升到多品种、多功能的规模化系列产品生产的阶段。

 

(2)绿色矿业发展对非金属矿产资源开发提出更高要求。

 

国土资源部自2010年开始实施绿色矿山建设,已确定4批绿色矿山试点建设工作,确定了4批共计671家矿山企业作为***绿色矿山试点单位,其中非金属矿山115个,仅占17%。《全国矿产资源规划(2016-2020)》提出加快发展绿色矿业,并确定了2020年绿色矿业发展新格局。矿山开发绿色化是我国矿业发展的必然趋势,非金属矿山企业小、散、乱的现象已经不能适应绿色矿业发展的要求,在"十三五"时期,非金属矿业必然面临大幅调整。

 

(3)产业发展的国际环境日益严峻。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后,全球经济格局正处在大调整中,资源全球化配置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经济格局调整过程将充满矛盾和变数,各国贸易保护、技术壁垒逐步加强。发达**拥有先进的非金属矿精深加工技术,但对发展中**实行严格的保密措施,抑制了我国非金属矿深加工技术水平的提高。我国非金属矿行业深加工技术落后,将更难适应国际非金属行业发展的需求。

 

4 非金属矿产资源管理建议

 

(1)落实全国矿产资源规划,强化非金属矿产资源管理。

 

《全国矿产资源规划(2016-2020)》自201611月发布实施,规划中将加强宏观调控和监督管理的磷、钾盐、晶质石墨和萤石等4种非金属矿确定为战略性矿产,并以这4种矿产为重点,划定了非金属能源资源基地11个,**规划矿区9个,重点勘查区18个;规划分类别对磷硫钾矿产、重要功能性非金属矿产和建材非金属矿的合理开发利用提出差别化管理政策。通过规划实施,在稳定重要非金属矿产安全供应的基础上,重视资源的节约与综合利用,提升矿山规模化集约化程度,及时治理和有效保护矿山地质环境。

 

(2)培育**企业,标准化小矿生产。

 

**现有产业政策的指导下,通过鼓励现有非金属矿企业通过竞争和联合兼并,淘汰现有"小而全""小作坊"式非金属矿落后产能,淘汰能耗高、资源利用率低、污染严重的企业,逐步建立占有较大市场分额、对国民经济和出口创汇有重要影响的非金属矿产品或制品生产企业或企业集团,以适应现代市场经济和社会发展要求的规模化和集约化生产方式。在现有大型企业中选择出资源雄厚、技术较强的骨干企业,逐步培育出能在国际市场具有较大影响力的非金属矿**企业,在产业整合、技术进步、产业链延伸以及市场开拓等方面发挥**和示范作用。以绿色矿山建设为契机,用绿色矿山建设的9个方面标准作为非金属矿山改造升级的基本要求,逐步标准化非金属矿小型矿山企业生产,转变非金属矿业形象。

 

(3)通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技术及产品创新。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实质*是从供给、生产端入手,通过解除供给约束,积极进行供给干预促进经济发展。非金属矿行业借助供给侧改革,重点从非金属矿物新材料特色出发,聚焦非金属矿物新材料特性,形成核心技术,发展非金属矿应用新领域和培育新产业,促进非金属矿物材料行业整体升级。转变非金属矿行业观念意识,注重研究非金属矿的性能和加工工艺,拓展非金属矿深加工及应用领域;以无机非金属材料作为非金属矿深加工技术创新的重点,加强研究非金属矿的应用工艺和应用方法,建设以应用技术、应用企业为主体的新型技术创新体系,重视非金属矿物材料标准的研究与制订工作,促进非金属矿产品升级、应用市场拓展及产业结构调整,**提升我国非金属矿行业的深加工能力和水平。

 

⑷建设生态文明,推进非金属矿山资源开发与环境协调发展

 

以生态文明建设为指导,通过非金属金属矿山地质环境专项整治,促使非金属开发及深加工企业进行环保整治和技术升级,提升整个行业的环保水平,对于历史原因形成的非金属矿山生态环境破坏、尾矿和废水污染等问题,制定优惠政策,鼓励成熟的尾矿资源洗砂、制砖等技术应用,并加快研发尾矿资源化材料化利用技术,减少尾矿堆放量,逐步减轻非金属矿产资源开发的环境影响。以绿色矿业发展为契机,加快推进非金属矿绿色矿山建设经验,模式的总结、制定与推广,促进非金属矿产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充分发挥地方政府作用与企业积极性,以生态文明战略为引导,在非金属矿产资源和矿业集中分布区,统筹推进非金属矿产资源绿色矿业发展示范区建设,推进非金属矿产资源开发与环境协调发展。